根管治療為什麼需要顯微鏡?

顯微根管指的是在根管治療的標準流程中,加上顯微鏡來輔助。醫師利用顯微鏡來放大操作視野,幫助醫師檢查複雜根管系統內肉眼難以看到的細節:例如額外神經管、狹縫、神經管分岔等特別的解剖構造。或是牙髓穿孔、牙髓吸收、牙髓腔鈣化結石、舊有充填物等等特殊的狀況。

大臼齒的複雜根管型態切面
牙髓腔穿孔

這些特殊情況都有可能造成根管治療後症狀持續的問題,也是根管治療時我們常常會遇到的難題。透過顯微鏡的放大視野,配合使用超音波器械來處理,讓根管專科醫師更有效率的達到清創消毒,提高困難根管治療的成功率。

顯微鏡放大示意圖
搭配超音波器械治療鈣化根管

 

除了顯微根管治療外,牙科顯微鏡也常常應用在根尖手術、牙髓再生術、等等特殊的治療步驟,幫助醫師更能夠明確觀察牙髓腔內的狀況,更能準確地提供治療計畫,讓牙齒更有機會能又達成良好的預後。

根尖手術利用顯微鏡確認致病因子並移除

除了良好的設備和儀器外,經由根管專科醫師評估並操作,才能確保顯微根管治療的品質與成效。我們所有的努力,就是希望能替每位患者延長牙齒的壽命。

 

熱門文章

嵌體、3D齒雕

舊有銀粉填補物有二次齲齒且不密合,移除舊填補物及齲齒後,考量因缺損範圍太大,建議以3D齒雕方式重建;以全瓷嵌體重建,有更理想的物理性質和密合度,淺少牙裂和再齲齒的風險。

閱讀更多 »

全口重建:植牙+固定假牙

盡可能治療、保留自己的牙齒,利用固定假牙保護已經咬斷、磨耗嚴重的牙齒,缺牙區則搭配植牙重建。這樣的重建方式沒有異物感,咬合力也接近原本的自然齒列,結果最是舒適沒有負擔。

閱讀更多 »